俄罗斯政府正式宣告,终止自1996年起与德国签署的《俄德军事技术合作协议》。这一决定标志着近30年的军事合作关系至此画上了一个彻底的句号。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已经签署了相关命令,并指示外交部正式将这一消息传达给德国方面。俄罗斯外交部指出,在当前的国际关系背景下,该协议“已显得毫无意义”。
该部直接强调,目前俄德关系实际上已经“陷入敌对状态”,德国方面对俄罗斯所采取的“愈加激进的军事立场”使得原本旨在合作的协议完全“脱离了现实”。可以总结为:俄方认为德国对其的敌对态度日益加重,已无法再进行任何形式的真正合作。
回顾协议的背景,这份协议在1996年签署时,正值冷战结束、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之际。彼时,俄罗斯和德国在军事技术、设备合作、情报交流等多个领域出现了“大解冻”,这项协议允许两国军工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,甚至涉及技术转让与联合项目的合作。
然而,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之后,德国迅速加入了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行列,不仅大幅降低了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,还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坦克、导弹以及防空系统,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莫斯科方面的强烈不满和反对。
此外,近期俄德关系的负面动态并非止于此。今年以来,德国政府反复强调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“将持续到战争结束”,并计划在东欧增加北约部队的部署。而俄罗斯则频繁通过官方渠道指责德国\"重走军事扩张的老路\",声称柏林正在“重塑其军事强国的野心”,与二战后所作的和平承诺背道而驰。
从分析来看,尽管这一协议的终止在表面上看似具有重大的影响,但实际上,自2022年战争爆发以来,俄德之间的实际军事合作早已基本停滞。因此,这项“断线”的决策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性的举动——它正式标志着两国政治与战略关系的彻底裂痕。
然而,象征背后也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:俄罗斯正在全方位调整其对欧洲的战略政策,将德国视为“敌对国家”进行处理,而不再是可以合作的伙伴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通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