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说起来真是有点让人烦心。美国那边闹得沸沸扬扬,宣布炸掉了伊朗的核设施,搞得好像一切都被彻底摧毁了。但事情的真相一出来,才知道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。要从2025年6月21日说起,那天,美国空军派出了B-2隐形轰炸机,突袭了伊朗的三个重要核设施,分别是福尔多、纳坦兹和伊斯法罕。
这些地方是伊朗核计划的核心,福尔多是藏在地下百米深的坚固设施,纳坦兹则是聚集了成千上万离心机的地方,而伊斯法罕则负责铀的转换工作。美国使用的是特制的巨型钻地炸弹,每颗炸弹重达3万磅,专门用来对付地下设施。特朗普当时站出来,马上宣布这次行动摧毁了伊朗的核能力,打出了“彻底打败”的口号。国防部长皮特·赫格塞斯也立马跟着大肆吹嘘,称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,他甚至在五角大楼的会议上展示了卫星照片,表示伊朗的核计划会倒退一到两年。
然而,伊朗的反应却并不如美国所宣扬的那样糟糕。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第一时间在视频里回应,明确表示美国的空袭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,设施很快就能修复。他在视频中说道,伊朗的工程师几天内就能恢复工作。可是,过了几天,伊朗外长阿拉格奇突然改口,表示损失相当严重,跟美国的评估差不多,核设施受到了重创。这一反转让人有些困惑,究竟谁在说真话?
展开剩余75%直到7月17日,美国全国广播公司(NBC)爆出了详细的情报评估报告,终于揭示了真相。报告中指出,实际情况是,美军这次空袭的效果并不像特朗普和赫格塞斯所宣称的那样彻底。福尔多受损严重,基本瘫痪了,但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损伤较小,伊朗如果愿意,几个月内就可以恢复铀浓缩活动。这个消息直接打脸了特朗普和赫格塞斯,也印证了哈梅内伊最初的说法,而阿拉格奇的改口显然是出于外交策略的考虑。
原来,美军在行动前就已经评估到,单次袭击很难摧毁这些地下设施,必须反复轰炸才能奏效。他们甚至准备了六个目标的轰炸计划,但特朗普最终选择停手,避免陷入长期的中东泥潭。伊朗方面则明确知道自己受到的损伤,既然美国没有继续进攻,他们也就低调修复,双方形成了一种默契。
哈梅内伊作为伊朗的最高领导人,掌握着军政大权,他早年参与了伊斯兰革命,1989年掌权后推动了核计划的民用发展。虽然他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但对美国的态度一向强硬,这次的声明自然也是实事求是,没有夸大其词。而阿拉格奇作为外长,历来以强硬姿态出现在国际场合,他曾参与过核谈判,立场坚定,但这次的改口显然是为了避免激化与美国的冲突,从而在外交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。
特朗普则是个商人出身,当上总统后,推行了一系列强硬外交政策,退出了伊朗核协议,甚至亲自下令刺杀伊朗将领苏莱曼尼。这次的空袭可以看作是他延续其一贯风格的又一次尝试,虽然未能彻底成功。而赫格塞斯,作为退役军人转行媒体人,被特朗普提名为国防部长后,他大力支持军事行动,并多次在记者会上宣扬这次袭击的成功。然而,当情报报告出炉后,他的言辞便显得空洞无力。
以色列方面对此尤为不满,毕竟他们早在之前就曾自行轰炸过福尔多,结果美国的跟进却未能彻底解决问题。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甚至发布声明,批评美国的行动力度不够,情报显示伊朗的核计划只被拖延了一到两年,他们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军事打击。
整个事件暴露了情报评估的局限性。美国军方使用钻地炸弹针对地下目标,但由于岩层的吸震作用,炸弹只能造成部分损坏,无法彻底摧毁核心设施。伊朗则迅速动员资源,调集备用部件,开始恢复生产。美军早已模拟过类似的情况,知道单次袭击难以摧毁这些地下设施,因此早就准备了连续轰炸的计划,但特朗普最终选择停止进攻,避免深陷冲突泥潭。伊朗方面则在低调修复的同时,形成了一种“默契”,双方并没有公开升高冲突。
事件的真相曝光后,国际社会也开始热议起来,美国国会针对行动效果展开辩论,议员们纷纷质询情报官员。以色列则密切关注事态发展,准备采取潜在的回应措施。伊朗的媒体也开始报道设施修复的进展,而美国的NBC等媒体则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细节。这一切都让人清楚地认识到,军事行动往往并不像宣传中那么完美,情报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差距。
空袭前,美军从怀特曼基地起飞,飞行了数千公里,经过长时间的空中飞行,最终将六枚15吨重的炸弹投放到福尔多,另外还用30枚战斧导弹袭击了纳坦兹和伊斯法罕。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此次行动,赫格塞斯则在记者会上展示了卫星照片。而哈梅内伊则通过视频回应称,设施受损并不严重,阿拉格奇在联合国的采访中也承认了损失的情况。NBC的报道则进一步揭示,只有福尔多受创严重,其他两个设施的损害较轻。
美国军方在行动前早已评估过,认为需要进行多轮轰炸,但特朗普最终决定停手,避免陷入长期冲突。伊朗则在低调修复的同时,达成了一种默契,不再公开回应。以色列对美国的行动表示不满,发出了批评声明。特朗普更多关注经济,赫格塞斯推动军事现代化,而哈梅内伊则继续监督国家事务,阿拉格奇则全力推动外交策略。
总的来说,哈梅内伊直言不讳,讲述了事实,而阿拉格奇则为了外交需要做出一定妥协,结果真相终于浮出水面,所有人也都不再做假装。国际关系中,表面一套,背后一套,最终得依靠情报和事实来说话。伊朗的核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谈判,但至少这一次并没有导致局势升级成全面战争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通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